2021国奖获得者黄俊杰专访:臻于至善,行远自弥

  • 张晴
  • 2021-12-07
  • 20918


2021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黄俊杰。

 

个人简介

黄俊杰,中丹学院2019级化学与生物工程项目硕士研究生,师从吕兴梅研究员。研究围绕“废旧PET高值化循环利用” 申请项目相关专利3篇,发表综述论文1篇,研究论文1篇,协助撰写研究论文1篇。

在校期间,担任2019级CBE项目班长和中丹学院体育部部长,作为中方学生负责人发起并筹建了中丹学院健身房,曾获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参加2020年亚洲开发银行的数字化废弃物处理大赛,并获全球TOP10团队,在欧莱雅 BRANDSTORM 大赛中获得中国大陆赛区 TOP200 团队。

 

导师简介

吕兴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基于离子液体介质的可持续过程研究。建立了离子液体催化降解PET的千吨级工业示范装置。

主持完成科技部863计划课题、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中国科学院先导A专项课题、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重点基金和国际企业合作项目等30余项。近年来在Green Chem.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申请PCT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89项,获授权专利36项。编著中文书籍4部,英文书籍3部,撰写英文书籍4章。2007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4项。2013年获 “南京领军型科技人才”,2016年获 “东营黄河三角洲学者”称号。

 

对话

问题一:中丹学院的学习模式与我们之前经历的大有不同,学长可以分享一下你是怎么快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进入学习状态的吗?

黄俊杰:中丹学院的课程安排对我来说确实很新颖,很多授课、考核的形式都是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最重要的还是要主动地去接受这种差异,积极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和之前的经历相比,中丹学院最大的不同就是全英教学和有更多做presentation的机会,最开始的一两节课我也是听得云里雾里的,但是只要不放弃,熬过前面一段时间,后面就会轻松很多了。

问题二:在中丹学院担任班长和体育部部长时,学长是如何安排好时间,兼顾学生工作和学业的?

黄俊杰: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也还是有的。CBE项目的课业一直是比较繁重的,但是我不希望自己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中丹学院的学生活动相对来说比较丰富多样,所以我也会想要尝试更多的东西,去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本着“work hard and play hard”的原则,在保证自己学业质量的前提下,我会尽可能多地参加学生活动。

问题三:在中丹学院一年多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

黄俊杰:最大的收获就是自己的英语变得更好了,在做presentation的时候也更加自信了。因为中丹的课程都是全英文教学,学习过程中我也逼迫自己尽可能少地使用翻译软件,慢慢地也就能接受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因为很多课程都会要求做presentation,为了省出时间参加其他我感兴趣的活动,我不断缩短自己准备presentation的时间,不准备讲稿,无形之中自己的自信心也提升了很多。

问题四:可以简单谈谈学长创建中丹gym的动机和过程吗?

黄俊杰:动机其实很简单,我和中丹学院的小伙伴们希望有一个比较理想的健身场所,但当时学校的健身房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就合伙在大楼里筹建了SDC GYM。过程当然充满艰难,因为当时健身房主要的负责人就是我和Saba,我们做了很多工作,绘制图纸、筹集经费、初步装修、采购设备、安装设备等,那段时间我真的特别忙,有人调侃说那时我不是在CBE教室里就是在健身房里。但最后的结果真的让我很满意,从中学到的东西也让我受益至今。

问题五:学长在参加“2020年亚洲发展银行的数字化废弃物处理大赛”等竞赛过程中有哪些感受?简单谈谈如何将平时所学付诸实践。

黄俊杰:这些竞赛都是在研一下学期时参加的,那时候因为疫情爆发就只能在家里上网课,恰好我们也在上一门化工与商业模型相结合的课程(TEMO),就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合作参加了几个竞赛。在亚洲发展银行举办的竞赛中我们也是把重点聚焦到外卖餐盒和废弃PPE的回收利用,当时参加竞赛的队伍绝大部分来自其他国家,能有机会在这个国际平台上展示出一个来自中国团队的想法方案,我觉得也是挺有意义的一件事吧。

问题六:在科研过程中,如何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的研究方向?

黄俊杰:一般来说导师往往会提供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你可以先去查阅一些文献资料进行简单了解,然后再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具体研究方向切入,当然具体的课题是需要跟导师商讨后才能确定的。我在阅读了一些行业报告和文献材料后发现聚酯纤维的回收利用是个业界的难题,而聚酯纤维降解单体的脱色是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于是我便与导师商量,将自己的研究方向调整到这上面来。

问题七:在科研实验和论文发表过程中,学长遇到了哪些困难,对于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有什么心得体会?

黄俊杰:在科研过程中最难熬的是课题的摸索阶段。我的第一个课题花了4个月的时间摸出了头绪,第二个课题花了2个月,在这期间自己的想法会被不断地推翻、质疑,组会上也没有数据可以汇报,心情可能会达到一个低谷,容易钻牛角尖,所以这个时候我觉得劳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跟自己要好的朋友去逛街郊游,生活不只有科研失利的困苦。保持心情愉悦,自己的科研也会更加顺利,至少我是这么相信的。

  问题八:读研期间,导师给了学长哪些帮助?如何与导师有效沟通?

黄俊杰:我特别感激吕兴梅老师和辛加余老师,他们在科研上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在我的课题没有实质性进展时会给我鼓励、提供指导,让我再尝试一下,课题有了进展后会肯定我的成果,这些正面反馈对我来说也很重要。除了学术研究,我也跟他们交流过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他们很尊重我硕士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决定,并且给我提供了一些指导与建议。在与导师沟通的问题上,我会建议带着问题和对问题的思考与导师进行沟通,先明确自己现阶段遇到的问题,阐明自己对问题的思考或是自己觉得可行的解决方案,再向导师寻求意见与建议。

问题九:在学习科研之余,学长有哪些兴趣爱好?如何调节释放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黄俊杰:我平时的话比较喜欢健身,一周4-6次,运动可以很好地释放出科研工作中的压力。周末有时候也会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出门溜达溜达。

问题十:对于未来的选择:读研和就业,学长有什么经验和想法可以和我们分享的吗?

黄俊杰:人生规划其实是很重要的,我会建议大家在选择读博或就业前先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想一想自己未来想要投身的行业、职业是哪些,因为读博的人在毕业后也同样需要考虑就业的问题。我也参加了今年的秋招,就业市场上的竞争还是相当激烈的,如果没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想要斩获一份理想的offer是不容易的。就我个人而言,我在研一下学期时就明确硕士毕业后会直接就业,为了增加自己在目标岗位中的匹配度和竞争力,我断断续续花了差不多9个月的时间去优化自己的履历,参与实习,期间也仍需要保证自己的课题进度,完成丹方毕业论文,这个过程其实是挺艰难的。但也是因有了前面这大半年的努力,我在秋招时才能如愿拿到宝洁和华为的offer。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建议大家早点规划,早做准备。

  问题十一:可以给学弟学妹们一些关于未来的寄语吗?

黄俊杰:可以肯定地说,选择中丹是我做过最正确的决定之一。中丹的生活着实充实美好,我也时常会怀念起在中丹大楼里学习、玩耍的日子。希望你们可以早日规划好自己的未来,并为之持续努力奋斗,最后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文字/郭伯夏 图片/黄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