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丹科教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与丹麦科学创新教育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奥胡斯大学、南丹麦大学、奥尔堡大学、洛斯基勒大学、丹麦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商学院和哥本哈根信息技术大学共同发起创建的科教合作平台,旨在发展和加强中丹之间的教育合作,增加中丹两国学生及科研人员的交流互动。
中丹学院(Sino-Danish Colleg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成立于2011年9月,是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承担着中丹科研教育中心(Sino-Danish Centre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简称中丹中心)的教育功能。
中丹学院遵循中丹两国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和中丹相关协议,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教结合、院所融合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高等教育深入合作,探索培养高新技术学科领域国际化高水平研究型人才的模式。
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百家研究所/学院以及丹麦八所大学的科研、教育资源,中丹项目通过中丹双导师制、中外教师英语授课、中外学生同班上课的形式,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为基础,采取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倡导跨学科思维,鼓励创新意识,博采中丹科教优势资源,立志于培养拥有跨学科思维、具备创新意识、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和创业高端人才。
硕士项目
中丹科教中心提供七个全日制英语授课的硕士项目,包括:
水与环境
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
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
创新管理
生命科学工程与信息学
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
食品与健康
所有项目课程皆由丹麦及中国教授使用英语授课,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丹麦的广大学生。完成项目毕业的学生将获得丹麦大学及中国科学院大学颁发的双硕士学位。
中丹科教中心博士研究领域有六个,其中包含水与环境,可持续能源,纳米科学,生命科学,食品与健康。
中丹大楼
由丹麦工业基金会捐资建设的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大楼由丹麦知名设计师设计完成,主要用于中丹中心的教学活动。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于2014年4月26日为大楼奠基,2017年9月25日,丹麦腓特烈王储于亲手向白春礼院士移交了象征大楼所有权的钥匙。
这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年轻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与自然的结合,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它集微能耗、智能化为一身,外部采用编织状耐候钢遮阳屏等环保设计,内部充满艺术感和现代气息。它将中国、丹麦文化汇聚在同一屋顶下,为两国教育、科研、企业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合作平台,支撑起共享共赢的美好愿景。
大楼包含报告厅、教室、会议室、教师办公室和休息室、学生活动室、视频会议室及顶层20间教师公寓,满足教学、科研、办公和学习的多种需求。公共区域有休息、讨论区、学生休息室等,是师生闲暇时间交流的绝佳场所,潜移默化间加深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发展历史
2010年4月12日,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丹麦首相Lars Løkke Rasmussen的共同见证下,中科院院长白春礼与丹麦科技创新部部长夏洛特·沙赫·麦德森、丹麦高校联盟主席简斯·奥德尔赦德签署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丹麦科研教育中心合作伙伴协议》。
2011年9月8日白春礼院长和丹麦科技创新高教部常务秘书Uffe Toudal Pedersen 为中丹中心、中丹学院揭牌。
2012年9月10日,中丹学院召开第一届开学典礼,丹麦首相Helle Thorning-Schmidt女士与白春礼院长出席开学典礼。
2014年4月26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出席中丹中心大楼奠基仪式,与白春礼院长一同为大楼奠基培土。
2017年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张宝文,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院士与来华访问的丹麦王储腓特烈(Frederik),共同出席了中丹科教中心大楼落成启用仪式。
中丹学院2.0
中丹项目已经由注重教育的“1.0阶段”向注重“产学研”合作的“2.0阶段”不断深入探索,顺应国家号召,参与怀柔科学城建设,建立国际交流平台,以知识产业为基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引入具有国际水平的孵化器,培养科学成果转化人才,主推高校“双一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