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国奖获得者周天昊
个人简介
周天昊,中丹学院2019级公共管理项目硕士研究生,师从张林秀研究员。目前已发表文章包括:SCI一区一篇,SSCI一篇,国际会议一篇。曾获校三好学生、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成思危基金优秀学生奖”等荣誉。作为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与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伙伴计划(UNEP-IEMP)成员,多次参与基层调研、报告撰写、数据清理工作,参与的主要项目包括:中国农村发展调查、“加油领航者”和“加油课堂”项目基线调研、TEEB Agri-Food项目调研等。
导师简介
张林秀,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联合国环境署高级职员、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主要研究领域为贫困与农村问题。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社会科学杰出贡献奖。她长期从事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贫困和环境和等相关问题研究,特别是在农村公共投资及其投资策略和效率、农村劳动力市场发展、可持续生计和农村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注重探索如何提高农村人力资本防治贫困代际传递,并采用实验经济学方法对相关的政策和干预行动开展规范和科学的评估研究。
对话
第一部分:国奖获得者的养成
问题一:优秀是一种习惯。师兄一路走来有没有哪些受益匪浅的好习惯?
周天昊:就个人而言,我觉得每个人习惯都不一样,我从我个人的角度分享一下最近做研究时候的一点小感受。最近事情很多,自己科研的时间被压缩的比较紧,有时候找一个想法很久都找不到。但是当自己放空的时候,脑海中一些关键词和概念联系起来,自己反倒能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以前解释不通的东西突然就能联系起来。
另外,我要感谢张林秀老师把我带进UNEP-IEMP这个团队,一个优秀的团队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个人的发展。团队中每一个人都在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每天在学生办公室里都会有安静工作的时间,也会有相互交流的时间。团队中优秀的人多了,自然有压力,同时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和良性竞争也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变得更加优秀。
问题二:对于提升个人竞争力而言,师兄认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
周天昊:有两个方面很重要吧。第一,要清楚自己擅长什么。我不太擅长纸笔考试,在本科绩点落后的时候还一度焦虑过,但是中丹的考试多为无纸化考试,以提交小论文的方式进行(例如48小时完成一篇论文)就让我很自在,我可以自己对喜欢的话题做一点研究,就很有成就感。补齐短板很重要,但是一味拿自己的短板跟别人长处比没什么意思。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从而拥有一个强大稳定的内心对于提升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第二,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当你发现自己擅长做一件事情,你可以把这件事情做得很好,而别人好像要花费很多的时间精力才能达到你的水平,那么就可以试着往下走走看。如果你觉得你的研究方向你很擅长,或者你似乎有一些别人没有的经验(例如我们在研究农村治理的时候,有同学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的情况特别了解),那么请顺着这个方向往下走,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二部分:多重身份,探索世界
问题一:师兄已经发表了很多文章,对大家有什么投稿方面的建议吗?
周天昊:我也还在摸索和学习中,就分享一点自己的感悟吧。前几天我跟地理所的一位同学交流了一下对一篇文章的看法。文章在数据、实证各个方面都做得比较规范,但是比较缺乏创新性,对于贡献也很少强调。
一本期刊要不要用一篇文章,方法、数据、分析、机制这些固然重要,但一篇研究性文章最重要的是,研究者要对于所研究的领域有所贡献。用一套新数据库、研究一个新的政策、为一个老的问题开发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这都叫贡献;但是把别人做过的东西,用别人用过的方法重新再做一遍,这绝对不叫创新。一本期刊想要做的更好,它一定会吸纳更前沿、更有创造力的想法,我在找想法的时候也会这么鞭策自己。
问题二:看到师兄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伙伴计划的成员,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UNEP-IEMP在做什么吗?你在参与联合国的活动中有哪些收获?
周天昊: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机构吧。联合国环境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是联合国环境署第一个设在发展中国家并服务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心。它由联合国环境署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成立,并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自2016年以来,UNEP-IEMP一直致力于实施“气候、生态与生计”旗舰计划,该计划旨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恢复和保护关键生态系统来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民生。
我们中心的项目数量很多,我就简要说一说我参与过的一个项目,大家也能通过我的经历从侧面对UNEP-IEMP有一个更真实更生动的了解。我参与了环境-经济脆弱区可持续生计与绿色发展策略项目中的农户生计数据清理工作,该数据是由UNEP-IEMP团队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农户,了解农户生活状况,询问农户生计的有关信息后汇总而成的。中心抽样并调研了中国、尼泊尔、缅甸、泰国、柬埔寨五国的农户生计情况,为研究发展中国家环境冲击与农户生计提供了宝贵的微观数据。参与UNEP-IEMP的工作,拓宽了我个人的视野,我们中心常提到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努力,提出要推进女性赋能的工作,这些议题不止在中国亟待解决,它同样也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在IEMP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借助这个平台,参与一些国际层面的项目与会议,这对于我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问题三:身兼数职会觉得有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吗?如何在多重身份间将各方工作协调安排好?
周天昊:会呀,忙起来的时候只能逼迫自己提高效率,只有跑的够快,ddl才追不上我们。身份越多确实越忙,带来的收获也越大,所以在能力范围之内,能多做一些事情就多做一些。当任务多起来的时候,偷偷刷手机时间自然就变少了。所以高效工作的第一点就是要让自己忙起来,给自己找事儿做。
第二点就是返工的问题。一遍一遍重复做已经做过的事情,不仅会降低自己的效率,还会导致自己产生厌烦、疲惫的负面情绪。能做好的事情就一遍做好,没有把握的事情多去请教,这样能最大可能避免返工。
第三部分:知行合一,展望未来
问题一:师兄参与过很多调研工作,能和我们分享一件在调研中遇到的让你印象很深的事吗?
周天昊:今年4月份去云南、贵州小学调研是我第一次去小学调研,之前我主要做的是农户访谈,跟大人打交道。第一次跟一年级、三年级的孩子们打交道,带他们做游戏、完成问卷,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大的挑战。很意外的是,虽然我们那一次时间紧、任务重,但是很多小学的孩子们对我们的工作非常的配合。
同时,让我很惊喜的是,我们走访的乡村小学硬件设施都不错:有电脑、有白板、有投影仪,很多学校都有新铺的操场,学校中午有营养午餐提供。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天调研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的中寨小学,学校规模不大,但是同学们特别热情,我们一进学校大家都开始喊“老师好”。第一次被那么多同学齐声喊老师好,自己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
问题二:师兄现在是研三,明年就毕业了,毕业后的规划是什么?
周天昊:毕业以后打算读博,因为觉得做研究还是件挺有意思的事情,自己挺喜欢的,想接着做下去。做经济相关的工作,一方面跟人打交道,一方面跟数字打交道,挺符合我自己的性格的。
问题三:对中丹的学弟学妹们有哪些寄语?
周天昊:希望你们在中丹的每一天都是忙碌的,都是充实的。同时,中丹这个平台在读研的每一年都可以给予你们不同的帮助,希望你们能借助这个平台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梦想。
文/马悦舒、周天昊 图/周天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