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丹学院2015级博士生孟庆时的论文成功获得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立项,论文题目是《基于创新网络和专利战略双重视角的产业技术升级研究:以平板显示产业为例》。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是2019年开始设立的一类后期资助项目,主要资助研究深入、创新程度较高、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博士论文,旨在鼓励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努力推出具有学术传承创新价值的作品,以突出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科研支持。优博项目从2019年开始申报以来近三年平均每年立项不到80个,其中管理学方向的论文每年在10个左右。孟庆时博士也是今年中科院系统和国科大获得的该类项目唯一资助。
个人简介
孟庆时,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创新管理项目2015级博士生,培养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于2020年1月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在学术兼职方面,目前担任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智慧商务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生产力学会理事。
研究方向包括数字创新创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创新网络与创新政策。目前在《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近10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优秀博士论文出版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三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国家自科重点项目、上海科委软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项目重点课题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多次获得“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全国科技评价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优秀论文奖。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奖学金资助(中丹学院创新管理培养项目),并于2018年在丹麦奥尔堡大学访学半年。
导师简介
余江,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产业科技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创新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现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学会常务理事、“数字创新与管理专委会”主任委员;曾任剑桥大学英国皇家学会研究员(Roy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Fellow)。
余江教授长期关注数字化背景下的全球创新政策与管理、高技术与产业竞争战略等研究,曾担任“中欧高层创新对话”等重大国际活动中方专家组核心成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软科学计划重大项目以及国家高端智库重点研究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重要科研课题。余江教授曾经获得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优秀研究生导师奖等。
对话
第一部分:一篇好论文的诞生
问题一:孟师兄,你认为这篇论文能成功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优势在哪里呢?
孟庆时:就论文本身而言,应该是文章的选题比较新颖,能够密切结合国家相关产业的创新实践和创新规律,从多个视角综合分析推动和影响产业创新的影响要素。选题的新颖和方法应用的创新是基础,论文的研究结论提炼了一些对于中国等后发国家来说具有指导性的产业追赶建议,提升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相信是这些因素在项目评审时比较吸引评审专家并给予好评。
问题二:有句话是“题好一半文”,师兄你是如何确定的论文选题呢?
孟庆时:说到选题,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余江教授的指导。余老师对于我们这个领域的研究极具前瞻性,在2017年我确定论文选题时指导我对国外的创新研究顶级期刊最新文章的主题进行梳理,并针对我们团队一直研究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规律等研究问题,两者结合,最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升级”作为我的论文研究方向。
在确立了文章研究方向之后,余老师针对我比较擅长的创新网络研究方法和我们团队在做的创新体系研究,指导我从产业、网络、企业等多个层次出发,构建复合系统模型探索平板显示产业的创新规律。该产业也是中国典型的追赶型产业,与国外相比其产业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而研究结论也证实了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既是技术追赶的过程,也是不同创新要素协同驱动的过程。在奥尔堡大学访学期间,我的丹方导师Dmitrij Slepniov教授以及Olav Jull Sørensen、Svetla Trifonova Marinova和Marin A. Marinov 等教授对于凝练论文中关键的变量、变量作用关系设定和研究框架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尤其是对于核心概念的界定和变量的选取对于我的论文帮助很大,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通过博士论文的撰写,我也发现文章的选题确实很重要,既要能做出理论创新,也要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对于创新管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来说,中国产业的创新问题,对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国际科技、产业、文化竞争实力的提升非常重要,以我国产业实际的创新问题为研究对象,相信研究成果一定会很有意义。目前我在博士后期间的研究,延续和扩展了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从创新实践和科技政策情报分析的角度,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开研究,继续在这个方向努力,研究过程也得到了余江老师的持续支持。
问题三: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
孟庆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基础性工作是对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作为管理学博士论文,需要对本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体系、理论演进脉络有较为深入的掌握。这方面的工作是长期和持续的,需要看大量文献,虽然有时候也会感觉枯燥,看不到“终点”,不过通过经常参加组会,和团队其他同学的交流帮助我快速掌握理论知识,也启发了我的研究思路。
除此之外,研究过程中对于进度的把握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我这种喜欢拖延的人来说。幸好我的导师经常关心我的论文进度,指导我及时修正过于发散的研究思路,聚焦在论文主题,在数据搜集和处理、研究问题细化和实证分析等方面能及时调整。作为慢热型的人,能在两年多时间内完成博士论文的选题和撰写,和导师的指导帮助密不可分,在此也建议各位学弟学妹多和导师沟通,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的时候方向正确比一味的下苦工更重要。
问题四:孟师兄,能谈谈导师对你有哪些影响吗?
孟庆时:在学习过程中,导师一直在大的方向为我指路,余老师对研究前沿非常敏感,总是能指导我们寻找具有前瞻性的研究问题。余老师对于研究的热情也一直在影响着我,研究产业不能脱离产业实际,因此他非常支持我们经常参与产业领域的会议,支持我们去往全国各地参加行业展会、产业发展论坛和专业领域的研讨会,这对于我们研究产业创新的研究生来说非常重要。记得有一次余老师去外地开会和调研,刚下高铁就从火车站直接来所里给我们开组会,导师的勤奋一直激励着我们做研究不能懈怠,要时刻保持研究热情和对产业的关注。直到现在,余老师还会经常把最新的核心期刊论文和产业动态转发给我,帮助我熟悉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和产业变化。
在生活上,余老师对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很关心。在读博期间因为家庭原因,多次往返于外地,余老师非常理解和支持,会帮我协调时间,在做好自己科研的同时还能兼顾家庭。对导师的帮助和支持,我和我的家人也一直很感激,能遇到这么善解人意的导师是我的幸运,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将来自己带研究生的时候,也会尽力向余老师学习,关爱学生的成长和生活。
第二部分:科研路漫漫
问题一:考博时有过纠结吗?最后是如何做出继续读博的决定的?
孟庆时:在读硕士期间萌生了想要读博的想法,原因主要是在做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新规律、探索新问题、产生新成果的成就感一直在鼓舞着我。在和我硕士导师(上海大学管理学院赵炎教授)表达了想要读博的想法后,大概在我硕士研究生三年级刚开始的时候,赵老师向余江教授推荐我报考他的博士研究生。
在此过程中并没有纠结过要不要放弃读博,当时也是只报考了国科大一个学校,下定决心要考过来读博。尤其是在余老师向我介绍了我们国科大和中丹学院之后,更加没有纠结。所以能顺利来到国科大,是幸运+努力+坚持的结果。
问题二:读博后有哪些需要适应的地方吗?有的话是如何适应的呢?
孟庆时:读博后发现其实有很多地方和之前不一样。首先就是专业课并不多,自己做研究的时候比较多,和以前读本科和硕士时确实是不一样的。这需要自己能合理安排时间,除了完成课题组的项目研究,还要自己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主动和自律是非常重要的,也幸好余老师对我们团队的同学们各自研究的内容会定期关注和指导,帮助我养成了自主学习和定期总结的习惯。还有就是随着博士期间研究的深入,对于产业的观察和企业调研是不可缺少的,余老师在这方面对我们非常支持,带着我们参加产业会议、深入企业一线调研。
除此之外,北京的气候对于刚来读博的我来说也是个挑战,我是山东人,本科和硕士是在沿海城市和上海读的,所以对于北京略显干燥和不太好的空气刚开始很不适应。不过,现在在上海生活久了还有些怀念北京的天气,尤其是在上海黄梅天的时候。
问题三:你觉得做好科研需要具备哪些技能和素质呢?或者谈谈自己在读博期间受益的好习惯和好心态等。
孟庆时:其实我也不敢谈自己的习惯就一定是好的,那就说一下我认为应该具备的技能和素质吧。
首先是自律和主动,在参加课题组的研究时,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其他同学在完成项目研究的同时,会不断主动寻找新的研究问题,并不断推进下去,我在这方面还需要向余老师和我们课题组的同学们学习。
其次是对产业实践保持长期的关注,对于管理学尤其是创新管理研究人员来说,实践中的创新问题远比理论创新发生的更早、产生的更快,要做出理论创新需要时刻观察产业实践中发生的新现象,这就需要我们选定感兴趣的若干产业领域,通过持续的调研和二手资料的分析,把握产业发展方向。
最后,要养成做笔记和定期总结的习惯。在外出参加会议或者与团队成员研讨的时候,新的idea的产生往往是不经意间的,这个时候需要立刻记录下来,免得事后回想记不起来。有的时候看到别人的演讲和介绍,会对自己的研究产生启发,不记录下来的话这种“火花”会稍纵即逝。定期总结则是让自己对目前研究的进展有客观的认识,结合长期的规划可以有针对性的推进下去。
第三部分:漫谈过去与未来
问题一:在中丹最快乐的回忆和最大的遗憾分别是什么?
孟庆时:很开心能有幸来中丹读博,在这里遇到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很优秀的同学,在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快乐科研、自信自律”的优秀品质。在读博期间,中丹的领导和老师们对于我关于丹麦访问、博士培养考核等问题,每次都会及时、耐心解答。在丹麦奥尔堡大学访学期间,中丹的老师们时刻关心着我们这些在丹麦的同学们的状态,让我们安心在国外长见识、做研究。最快乐的回忆其实就是整个读博期间的点点滴滴。
要说遗憾就是和老师们的合影太少,去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原因没能参加国科大的毕业典礼,没能穿上博士学位服和导师、中丹的老师们一起合个影。希望有机会再去北京,参加学弟学妹们的毕业典礼,去一趟一直没机会去的中丹大楼,多拍几张照片,补上这个遗憾。
问题二:毕业后的人生规划或短期内的目标是什么?
孟庆时:目前我在上海大学这边做博士后研究,未来会继续留在高校,以“教书育人、科研创新”为目标,继续在创新管理领域发光发热,助力我们学科的发展。
问题三:对中丹的学弟学妹们有哪些“过来人”的嘱咐和祝福?
孟庆时:希望中丹的学弟学妹们能珍惜在中丹的时光,在开阔视野的同时把握与优秀的老师、同学们交流的机会,相互学习、提升自己。
既要仰望星空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研究,也要脚踏实地打好基础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做准备,同时不忘科研的初心,勇担科技创新的国家使命砥砺前行。
文/马悦舒、孟庆时 图/孟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