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丹学院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

  • 张晴
  • 2025-09-08
  • 156

    9月7日上午,国科大中丹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雁栖湖校区中丹大楼报告厅成功举行。国科大副校长林晓,中丹学院院长王海燕,中丹中心中方主任胡正义,社会科学领域丹方协调人Stine Haakonsson,神经科学与神经影像学项目中方负责人薛蓉,中丹双方导师代表,中丹学院2025级新生出席典礼。中丹中心丹方主任Morten Laugesen主持典礼。

    林晓在致辞中代表国科大向全体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中丹中心作为两国教育合作里程碑的重要意义。他指出,今年正值中丹建交75周年暨中丹中心合作伙伴关系成立15周年,新生们是这一深厚合作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鼓励大家充分利用这一国际化平台,拓宽视野,提升综合素养,迎接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挑战。

林晓致辞

    王海燕向加入中丹大家庭的新生表示祝贺,并介绍了学院独特的跨文化、跨学科教育模式。她鼓励学生以开放心态学习不同文化,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创新竞赛等各类活动,提高学习能力,并以自身使用AI准备演讲稿的经历,勉励同学们既要善用新技术,更要注重培养独立思考和真诚表达的能力。她还特别提到,雁栖湖校区位于怀柔科学城,集丰富的科研资源与优美的自然环境于一体,鼓励学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体验自然、平衡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王海燕致辞

    Stine Haakonsson在发言中欢迎新生加入这个由不同学科、文化视角构成的独特学院,指出真正的创新往往诞生于不同领域的交叉点。同时,她鼓励同学们勇于接受挑战,走出舒适区,在多元网络中成为连接者与创新者,并表示所有教师都将竭尽全力支持学生成长。

Stine Haakonsson发言

    薛蓉代表中方教师欢迎新生。她表示同学们在未来可能会遇到学业与生活上的挑战,但相信大家能快速适应。她引用中国古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鼓励大家培养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坚信持之以恒的努力必将带来成功。

薛蓉发言

    丹方新生代表在发言中,衷心感谢了学院在开学周组织的活动以及中方同学的热情帮助,让他们虽远赴重洋却倍感温暖。她鼓励全体学生保持开学周所展现的开放、勇敢、友善与耐心,互相支持,共同进步,并引用了开学周的标语:“English has no stress, when cultures connect, we all can progress”。

丹方新生代表Thit Norborg发言

    吴欣然作为中方新生代表,向丹麦同学们表达了诚挚的欢迎。她说,选择中丹学院,就是选择了一个让不同文化和思想相互融合、共同创新的平台。她联想到丹麦的“Hygge”精神与中国的“和”文化,认为它们都蕴含着人与人之间温暖共处的智慧。她表示,中国同学们将以开放的心态和强烈的好奇心,与丹麦同学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用协作与坚持去创造新的可能。

中方新生代表吴欣然发言

    最后,Morten Laugesen作总结发言。他再次欢迎新生加入,并鼓励大家牢记选择中丹的初心,主动利用学院透明的物理空间和丰富的学术人际网络,不仅在课堂内,更要在课堂外、在雁栖湖的美景中、在北京的广阔天地里积极探索、相互学习、建立友谊,度过一段充实而且具有意义的时光。

Morten Laugesen总结

会场照片

    典礼结束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开启了2025级新学年的精彩篇章。

中丹学院2025级师生合影

 

文/张锦岳 张晴 图/张锦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