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殷有薇
7月10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丝路学院副院长王文教授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师生作了题为《“一带一路”第七年:评估与展望》的中国国情英文讲座。讲座由国际教育联合党委、中丹学院、国际学院主办,国际教育党委书记胡正义教授主持了此次活动。中外师生共计100多人聆听了此次讲座。
图1 讲座现场
图2 部分参会中外师生合影
王文院长团队对全球100多个国家进行深入调研后,发现“一带一路”建设过去七年间在全球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很多领域夯实了发展基础,主要体现在:在国内,从中央到地方的支持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为“一带一路”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国际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在全球范围内落地开花,从而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想通、产业合作”上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带一路”威胁论也逐步蔓延。
谈到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未来展望时,王文院长提到,过去七年,“一带一路”1.0阶段基本完成,未来2019-2049年将进入2.0高质量发展期。“一带一路”建设与中国“百年梦想”同步,建立绿色、开放、包容、廉洁、创新的丝绸之路。
图3 “一带一路”2.0
最后,王文院长分析了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判断,并对“一带一路”面临的各类挑战以及全球目标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展望了发展愿景。讲座结束后,王文教授与中外师生进行了英文问答交流,中外学生积极举手提问。
图4 和中外师生进行英文问答
王文教授的讲座主题鲜明、思路清晰、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使参会的中外师生很受启迪:
来自芬兰的留学生Otto Alaluusua积极提问并表示,他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计划非常感兴趣,王老师的报告内容已经很丰富了,但他希望能更多地听到“一带一路”与国际环境有关的问题,希望将来还能听到更多类似的讲座。
来自法国的留学生Aurelie认为,本次讲座对“一带一路”所经历的阶段、取得的成功和面临的挑战做了非常清晰的讲述。报告人的坦率也很令他难忘:“一带一路”将如何发展,我们并不确定,就像当初改革开放政策的不确定性一样。希望将来能组织更多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话题的讲座。最后,Aurelie表示:我非常迫切地想写一篇关于“一带一路”的论文。
来自巴基斯坦的留学生Saud Uz Zafar认为作为地球村的居民,我们应该继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开创未来,创造新的机遇。在当前疫情下,世界各国更应该加强合作,像一个握紧的拳头一样共同协作。而“一带一路”恰恰像一条纽带,把整个世界结合在一起。
丹麦留学生Yang Lu认为讲座中关于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带一路”建设计划讲得内容清晰、丰富,遗憾的是提问的同学太多了,没来得及与报告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