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来访中丹学院

  • 彭钰茹
  • 2019-05-14
  • 1012

    (文/秦奕鸿,图/秦奕鸿)

    2019511日上午,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匡建江主任组织“2019院校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项目一行,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围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实施方案》中关于教育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及外国留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调研访问,并听取了中丹学院院长赵红教授题为中丹合作+科教融合模式下的创新人才培养的报告。中丹中心主任胡正义共同出席了会议并致辞。

 

赵院长发言

    赵红院长从中丹学院的成立背景、办学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学质量以及就业情况等方面对中丹学院的发展情况做了介绍。中丹学院承担着中丹教育合作项目的科教职能,遵循国科大科教融合的办学模式,与中科院21个研究所紧密合作,拥有优秀的导师和管理团队,并依托国科大与中科院各研究所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术与科研环境。中丹学院的课程设置由中丹双方共同完成,授课导师中丹双方高校各占一半,采用全英文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胡主任发言

  胡正义主任接着补充了留学生管理和学生党建工作,包括各种学生活动、国际教育党委的构成以及特色工作等方面的内容。

 

现场嘉宾互动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中,匡建江主任同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一行就一些问题展开了交流。匡主任就留学生的招生、培养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提问,赵红院长就问题进行了回答:中丹学院的招生共分为两部分,每年由国科大招收100人,由丹麦方招收50人。国科大与丹麦合作大学建立了学分互认机制,中丹学院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课程、考试后可申请国科大以及对应丹麦大学的两个学位,极大的节省了学习的时间成本;在培养上,中丹学院采用了纯英文小班教学,中、外学生往往被分为小组共同完成课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英语交流与表达能力;在管理方面,中、丹双方分工明确,丹方负责前期招生,中方负责后期学生的具体日常管理、课程及考试安排,极大的增加了工作效率。

在交流过程中,双方互换了经验、想法及愿景。此次交流对全国各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发展有很好的正面意义。

 

最后合影

一行人参观了中丹中心大楼,在参观的过程中对于外国教育模式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中丹大楼的玻璃隔墙设计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巨大的公共空间给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环境。参观结束后,一行人在中丹大楼内合影留念。